服务热线:0513-83556825 欢迎访问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官方网站
农业技术

葡萄幼果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24-06-04 16:07:40

葡萄谢花后的幼果期,植株生长量加大、设施内温湿度升高、病虫发生种类增多,这个时期既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蓟马、绿盲蝽、红蜘蛛等多种病虫害发生加重和预防控制的重要时期。各地要关注葡萄幼果期病虫害发生动态,指导种植户正确开展绿色防控,控制和减少频繁用药、超剂量用药现象,提升科学用药和精准用药水平,保障葡萄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一、化学防治


1、结合物候期及早预防。葡萄炭疽病病原菌从花期即开始侵染潜伏,且疏果修剪后的伤口易造成多种病害侵染,因此要及早进行药剂预防。葡萄幼果期果粒小间隙大、药剂易均匀覆盖,要抓住谢花后至套袋前的关键时期,根据果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2-3次药剂防治,可在谢花后立即防治一次,在最后一次膨大处理后3-5天再防治一次,药干即可套袋。

2、合理选择防治药剂。杀菌剂:炭疽病可选用腈菌唑、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抑霉唑、咪鲜胺等药剂;白粉病可选用氟菌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戊菌唑、肟菌酯、己唑醇、嘧菌环胺等药剂;白腐病可选用嘧菌酯、戊菌唑、氟硅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克菌丹等药剂。宜选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复配剂防治多种病害,如唑醚·代森联、唑醚·啶酰菌、肟菌·戊唑醇、氟菌·肟菌酯、唑醚·氟酰胺、氯氟醚·吡唑酯、苯甲·嘧菌酯等。据多年抗药性监测,葡萄炭疽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抗性呈上升态势,生产中应避免使用单剂和重复用药。杀虫剂:花后可选用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化学药剂,套袋前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苦皮藤素等广谱性生物杀虫剂,红蜘蛛发生较重的果园试用球孢白僵菌进行防治。

3、严守安全用药要求。严格按照药剂标签推荐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用药,套袋前避免使用乳油、粉剂等农药剂型,果实膨大后谨慎选用水分散粒剂,以免影响果品外观。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同一作用机理有效成分连续使用不超过2次,做到安全用药、减量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非化学防控措施

 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调控好设施棚室内温湿度,营养生长过旺容易造成果园郁闭,后期避免重施氮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合理疏花疏果,建立标准果穗密度,使果粒之间松紧适度。及时修剪病叶病枝并带出园外处理,保持园内清洁。

 2、物理防治。可以在果园悬挂绿盲蝽、实蝇类害虫等诱杀产品,也可使用集灯诱、性诱和色板诱杀于一体的“昆虫信息素光源诱捕器”,每个大棚放置1套于出入口,在压低虫量基数的同时监测虫量消长情况,如出现虫量激增则进行应急防治。根据果园害虫发生情况谨慎使用色板,悬挂色板后要关注诱杀昆虫种类,如靶标害虫虫量不高则停止使用,以免误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