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3-83556825 欢迎访问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官方网站
协会要闻

协会发展|协会获2021年度南通市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综合示范学会认定

发布时间:2023-07-27 17:09:46

2021年年底,协会积极响应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开展2021年度南通市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综合示范学会和“特专优精”学会评比工作的号召,围绕计划目标任务,精心谋划、严密组织,提交申报材料。经过专家组评审及市科协党组考核,最终获得“2021年度南通市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综合示范学会”认定。……


一、服务创新创业能力


(一)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

1.协会邀请德国和俄罗斯专家举办“土壤修复国际合作研讨会”、“双S生态技术葡萄健康栽培应用观摩研讨会”

2.协会组织省农科院、市科技局专家与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共同举办“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水平学术交流会”、“生态农业新技术应用学术研讨会”,为百余名师生送去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


(二)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1.协会特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植保无人机相关团体标准,如《植保无人机农药喷雾安全作业规范》《植保无人机喷雾防治水稻病虫作业规范》《植保无人机操控人员培训规范》。

2.协会连续多年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以解决畜禽粪污利用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三)提供科技咨询服务

1. 南通保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百多亩西兰花由于喷施除草剂操作不当产生药害,协会派专家送去碧护综合技术,解决了药害问题,还提高了产量。

2. 举办飞手培训会。

3. 为科普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积累其防效数据,协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在如东苏欣家庭农场开展植保无人机雾滴沉降试验,以验证磷酸二氢钾、安融乐在植保无人机喷雾中利于雾滴沉降的作用。

4. 双S生态技术应用到了上海施泉葡萄园,俄罗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瓦顶米尔观摩了葡萄园内的配套设施,并讲授了硅基土壤调节剂在农用地土壤修复上的应用,以及硅产品、硅技术在农作物生长及土壤修复方面的相关案例和原理。


(四)建立科技服务平台

1.协会立足南通当地,通过与高校、研究所密切合作,聚合行业内各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智库。

2. 利用协会网站、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开展人才、技术、成果对接等活动,及时公开发布。

3.每月出版一期《农化市场十日讯》内刊,以科技主管部门、南通当地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农场主、种植大户、农机公司为主要发行队对象,重点介绍科技动态、种植技术、政策扶植、高效科技成果等,搭建起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间合作开发的桥梁。

4.以第三方形式发布团体标准。


(五)服务创新创业

1.协会建立了通州大利农场、如东苏欣农场、如皋华日水稻专业合作社、通州万顷良田、通州湾盐碱滩涂等多个实验示范基地,通过建立样板田,带动周边农民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科学管理实现增产增收。对于遇到种植难题的农户,协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农户联系专家或实地考察,或提供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协会的中介服务作用。如通州葡萄园遭遇盐害,协会推荐爱佳福如土壤修复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接,通过实地考察,给出改良土壤的技术方案,帮助农户解决盐害,使葡萄恢复生长。

2.发挥协会中介服务作用,发布团体标准,承接成果评价。

3.聘请高效学者及行业专家组建专业师资队伍,开展各领域专业培训。

4.与企事业单位、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让青年人才加入到创业项目中,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如青年人才邓世峰是协会精心培养的技术人才,在2021年“科创江苏”创新创业大赛荣膺三等奖。


二.承接政府职能能力


(一)协会自成立以来,承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中的农用无人植保飞机试验示范项目,开展无人植保机的试验示范工作。结合试验示范及农机与农艺技术的研究,总结编制农用无人植保飞机机械化防治作业技术规程,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现场演示、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大力推广农用无人植保飞机的应用。承接南通市科协农口四长培训活动;承接南通市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的农机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二)协会初步建立了承接服务职能机制,通过整合农业领域各项资源,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探索适合协会自身特点的运作模式。

(三)协会计划积极与人事局、科技局、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承接农业科技进步奖评定,涉农职称、技能鉴定等相关服务工作。 


三.服务社会能力


(一)结合协会特色,建立科普人才培养使用机制。

(二)邀请江苏省科协首席推广研究员、市农业推广首席专家深入田间科普病虫害防治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充分利用网络直播间形式,发挥专家专业优势,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端等渠道的传播,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形式及时发出科学权威的声音和信息。如通过开辟谈田说农直播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做线上讲座,观看人数达14万。

(三)协会积极吸纳各高效、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专业人才组建科普服务队伍,参与协会各项科普活动,并定期向专家约稿,将科普文章在媒体平台发布。

(四)协会多年来持续开展科普日、科普周主题活动,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植保无人机飞手培训、小学生进稻田等,协会与南通市耕地质量保护站、南通市植物保护站共同开展了“科普农药安全 助力农业发展”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此项活动被中国科协评选为2021年优秀科普日活动。

(五)协会开展系列科普活动, 建设“植保无人机科普培训”、“碧护综合技术观摩”、“垂直生态农业探讨”、“小学生进稻田研学活动”等科普品牌。

(六)加强科普微信、微博的社会影响力。利用微信公众号(农化市场十日讯、农业大户、农业新技术推广)、微信群等新媒体开展科普知识传播工作,克服时间与空间的壁垒,为各科普基地、各高校社团提供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

结合科普工作重点,在协会官方网站设立科普部专栏,同时,协会还适时转载其他网站的信息。


四、服务科技者能力


(一)建立健全科技人才举荐制度,如推荐张蛟等申报项目、推荐周蓉、胡琦娟等人的学术论文;吸纳高层次科技人才到协会任职,协会聘请科技职业学院、南通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任协会专家组成员,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做指导。邀请国内外专家、科技领军人才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和研讨会。建立学术交流活动预告制度,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参与和参加,不断拓宽其科学视野和更新知识。每年推荐人才参加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评选活动。

(二)建立健全人才表彰宣传平台,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专门设立农业新技术推广奖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奖项。

(三)积极开展学术规范和学风道德建设。  

(四)通过网站、杂志、公众号等多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介各类人才与科技政策,提供政策服务。


五、自我发展能力


(一)设立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监事会、实体化的秘书处。制定会议制度,确保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依法依章程履职;优化协会领导人员构成,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应主要为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理事四分之三以上、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应为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一般应为三分之一以上;定期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依照章程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重要活动和大额资金使用的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年度工作计划、年中进度检查、年终工作总结等工作推进制度。领导机构换届选举工作提上日程。

(二)秘书处办事实体化,秘书长专职化,建立健全办事机构人事、财务、档案、监督、信息公开等管理制度。制定兼职人员行为准则,规范在职及退(离)休领导干部在协会兼职,明确兼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三)积极发展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入协会;广泛吸纳大学生、研究生等学生会员,扩大学会会员的覆盖面。

(四)2021年3月,协会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每月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此外,协会党支部还加强与兄弟单位党支部的沟通交流,分别与南通市护理协会、南通市财政局党支部、南通市崇川区科协、南通市机关第一党支部举行党建交流实践活动,既能向其他单位学习党组织建设经验,又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五)制定会员服务管理办法、会员服务标准和联系服务制度;健全个人会员入会申请审批制度、注册制度和会费收缴制度;制定会员行为规范,严肃会员纪律。

(六)通过成果评价、团体标准发布、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有偿服务。

(七)协会创办《农化市场十日讯》内刊,开设农化市场十日讯、农业大户、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三个公众号以及谈天说农直播间,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服务和交流功能,内容充实,信息具有时效性,贴近读者、会员需要。

今后,协会将继续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科学部署各项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巩固和扩大成果,推动协会工作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