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3-83556825 欢迎访问南通市农业新技术推广协会官方网站
农业技术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5-06-23 09:15:00

葡萄霜霉病是世界和我国葡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严重,造成病叶焦枯早落,枝条生长不良,易受冻害,影响树势、品质和产量,直接降低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系统认识葡萄霜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葡萄生产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葡萄生产中的常见病害,葡萄霜霉病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其防治需结合农业管理、物理措施和化学药剂,采取综合防控策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具体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优先选择抗霜霉病的葡萄品种,如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欧美杂交种,以及蛇龙珠、小芒森等酿酒葡萄品种。这些品种对霜霉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2、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残体:在生长季节和休眠季节,及时清理枯枝、落叶、病枝条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来源。合理修剪:适时抹芽、摘心、剪副梢,去除徒长枝,确保架面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改进灌溉设施:采用滴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减少果园湿度。中耕除草:及时清除杂草,保持果园整洁,减少病菌滋生环境。果实套袋:在果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开始套袋,可有效减轻幼果期病原菌的侵染。

3、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秋季增施腐熟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平衡施肥:根据土壤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树势衰弱。

4、改善果园环境排水防涝: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果园积水,降低湿度。避雨栽培:在南方多雨地区,采用避雨栽培技术,切断霜霉病流行所需的水湿条件。


二、物理防治

1、疏果疏穗在膨果期,果粒直径达0.5厘米时进行疏果、疏穗,减少果实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套袋前消毒在套袋前,用广谱性杀菌剂对果穗进行喷雾消毒,确保套袋前果穗不带病。


三、化学防治

1、越冬期防治喷施石硫合剂:在落叶前或早春萌芽期,全园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降低越冬菌源基数。

2、发病前预防保护性杀菌剂:根据气象预报和田间温湿度情况,在发病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常用药剂包括波尔多液(1:0.7:200-240倍)、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吡唑醚菌酯(3000倍液)等。施药频率:雨季来临前,每10天左右喷施1次,重点喷施叶背。

3、发病初期治疗内吸性杀菌剂: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治疗。常用药剂包括烯酰吗啉(3000-4000倍液)、嘧菌酯(1500倍液)、苯甲·嘧菌酯(1500-2000倍液)、霜脲·锰锌(600-800倍液)等。交替用药: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

4、发病严重时控制特效药剂:当霜霉病发生较重时,可喷施氟噻唑吡乙酮(2500倍液)等特效药剂进行防治。混合用药:必要时可混合使用多种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四、注意事项安全间隔期:严格执行施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确保葡萄质量安全。药剂配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配制药液,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配制浓度。农药混配:注意农药的混配性,避免发生药害或降低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