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江苏省将持续晴热高温,8月上旬秋粮作物高温热害风险高-较高
【内容提要】目前全省在田秋粮作物从营养生长逐步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对高温越来越敏感。未来十天全省仍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尤其8月3-8日最高气温:淮北37~38℃,江淮之间38~39℃、局部40℃左右,苏南39~41℃。预计:8月上旬淮北北部为秋粮作物高温热害气象较高风险区,其他地区为秋粮作物高温热害气象高风险区。持续高温易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会导致高温灼伤、花粉败育等,建议通过以水调温、灌溉补墒、叶面喷肥等方式,有效应对高温胁迫,努力减轻热害影响。
一、8月上旬秋粮作物高温热害气象风险预警
目前全省在田秋粮作物从营养生长逐步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对高温越来越敏感。据省气象台7月30日预报,未来十天全省仍将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日最高气温≥35℃),此轮高温将呈现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高温强度大、局地具有极端性等特点。最强高温时段在8月3日至8日,期间最高气温:淮北地区37~38℃,江淮之间38~39℃、局部40℃左右,苏南地区39~41℃。预计本轮高温过程可能持续到8月中旬,苏南局部地区会持续到8月中旬后期。根据未来高温强度和持续天数,结合水稻、夏玉米、夏大豆等主要秋粮作物高温热害指标,综合预判:8月上旬淮北北部为秋粮作物高温热害较高风险区,其他地区为秋粮作物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图1)。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构建的水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预计今年8月上旬水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淮北北部在8.4~9.5之间,其他地区高达11,全省平均值为10.6,而历史典型高温年2022年、2013年、2003年的8月上旬全省水稻高温热害强度指数平均值分别是3.5、4.0、2.2,可见今年8月上旬的高温热害强度更强,好在目前土壤墒情总体较好。
二、持续晴热高温对秋粮作物的影响预估分析
自7月15日出梅以来,高温区域自南向北不断扩大,高温强度也不断增强;7月26-27日受第3号台风“格美”的外围云系影响,气温短暂回落;7月28日开始,全省再次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并可能持续到8月中旬,将对水稻、夏玉米、夏大豆等主要秋粮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高温热害(表1),影响生长发育,会导致高温灼伤、花粉败育、产量受损、 品质降低等。
当前,全省水稻将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是攻取壮秆大穗的关键阶段。因淮北和江淮地区前期受高温干旱和旱涝急转影响、苏南地区受梅雨期阴雨寡照等影响,目前大面积水稻生长不平衡性较大,苗情类型较复杂。持续高温天气容易导致水稻根际温度过高,出现叶尖枯黄,甚至死苗现象;拔节长穗期的稻田,遇高温会加速幼穗分化进程,一定程度影响穗型;倒2叶期后遇37℃以上持续高温易引起颖花败育,孕穗至抽穗期前后 10 天遇持续高温会显著降低结实率。籼稻目前多处于幼穗分化期,正值温度敏感期,35℃以上的持续高温可能导致籼稻幼穗分化受阻、颖花数下降。
夏玉米多处于大喇叭口期前后,徐州等地有灌溉条件的田块播期较早,已逐渐进入花期,均处于对高温热害的敏感期。持续高温将使得生育进程加快,穗分化时间缩短,影响雌雄穗分化数量和质量,造成雌雄分化不协调;高温易造成白天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夜间呼吸消耗增强,从而减少干物质积累,高温持续时间长,严重时易造成叶片大量枯亡,影响产量形成。
夏大豆主要处于现蕾前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后续若在大豆花芽分化和开花结荚期遭遇严重高温,则会影响增加落花、落荚率,降低结荚率。温度超过36℃时,大豆落花落荚率会显著提升,严重时高达70~80%。
三、抗高温农事建议
1. 以水调温,防御高温热害。持续高温,田间水分蒸腾量大、失水快,应及时灌溉,保持合适的水层,弥补水分损失,有条件的可以日灌夜排或日灌隔天夜排,改善稻田局部气候条件,降低水稻冠层和叶片温度;对于叶龄余数少于1叶的水稻,尤其要注意通过换水降低土壤温度。
2. 叶面喷肥,缓解高温影响。叶色深有利于降低水稻体温,从而降低高温危害。一般在叶龄余数 4.0-3.5叶时,及时施用促花肥加快叶色转深,后续根据高温持续时间和田间情况酌情补施速效肥,粳稻在叶龄余数3.0~2.0叶时,可以根据叶色适当增施尿素5公斤/亩。对于叶龄余数少于1叶的水稻,暂时不能施肥,要注意做好水分管理。对于叶龄余数2.0~1.0叶的杂交籼稻亦可补施尿素2.5~3.0公斤/亩。
3. 灌水补墒,预防高温死苗。有灌溉条件的利用喷灌对夏玉米叶片进行降温,避免大水漫灌,合理施肥增强综合抗性,辅助授粉,减轻高温对玉米授粉受精的不利影响;处于开花期的大豆,若中午叶片出现萎蔫现象,应在早晚时段及时浇水灌溉增墒,合理补肥提高大豆抗高温能力。